吸波材料研究团队
团队简介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磁波的应用日趋广泛,同时引入了大量的电磁干扰和电磁污染。这不仅影响电磁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污染环境,甚至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由于移动电话、局域网络及雷达系统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应用于这些领域的微波频段的电磁波污染尤为严重。电磁波辐射的危害性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共识,吸波材料的研制和应用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技术。吸波材料是指能将入射的电磁波转化成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而消耗掉的一类材料,一般是由填充其中的电磁波吸收剂和绝缘介质复合而成。其吸波性能主要由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决定,主要取决于吸收剂,而电磁性能主要表现为电磁参数(复磁导率和复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变化关系。本研究组致力于研究磁性吸收剂的电磁及吸波性能,研发高性能的吸波材料。
团队成员

张传坤:
讲师,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主要从事磁性吸波材料的应用研究,曾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系统研究了磁性吸收剂的电磁及吸波性能,深入探讨了铁磁材料微波磁谱的调控机理,分析了影响吸收剂磁损耗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获得高磁损耗吸收剂的技术途径,通过该技术途径研制出的高磁损耗吸收剂可满足高性能S波段薄层雷达吸波材料和电磁噪声抑制材料的应用需求。
罗啸:
助教,西安交通大学工学硕士。研究微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在能源转换、分子检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CrystEngComm(影响因子4.034)、Nanoscale(影响因子7.394)上发表2篇SCI论文,被引用40余次。
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负责人 |
时间 |
1 |
铁磁/介电复合粉体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
省自然基金 |
张传坤 |
2014 |
2 |
片状铁磁合金/铁氧体核壳粒子的电磁特性研究 |
省教育厅 |
张传坤 |
2014 |
科研成果:

团队成员发表的论文:
序号 |
论文名称 |
作者 |
期刊或会议名称 |
时间 |
1 |
片状Fe-Si-Al-Cr磁粉复合材料的传导噪声抑制特性研究 |
张传坤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
2015 |
2 |
Mesoporous nano/micro noble metal particle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
罗啸 |
Nanoscale |
2014 |
3 |
Volume shrinkage induced formation of porous Ag sub-microcubes via solid-liquid reaction for SERS |
罗啸 |
CrystEngComm |
2013 |
4 |
Electromagnetic and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surface modified Fe-Si-Al flakes with nylon |
张传坤 |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