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专栏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器视觉)专业介绍

撰稿人: 发布日期:2025-06-23 点击量:

专业

1.专业简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中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符合国家战略与国民经济需求的专业方向,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行各业,是国家建设和社会需求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基础。

本专业主要研究光电子器件、光通信系统、光电传感与成像技术、光电信息处理等方向,涉及光纤通信、激光技术、显示技术、人工智能光电融合、量子光学等前沿领域。毕业生可在光通信、半导体光电、智能传感、光学成像、新能源及国防科技等行业从事研发、设计或管理工作。

本专业需学习物理光学、电路设计、信号处理、激光原理、光纤通信等核心课程,并掌握光电器件及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技能,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合对光学、电子和信息技术感兴趣,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并具有较强逻辑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如果你喜欢探究光的本质(如激光、光纤通信)、对现代光电技术(如AR/VR显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光电图像处理)或前沿科技(如量子通信、光电芯片)充满好奇,并愿意从事研发、设计或工程应用工作,本专业将是不错的选择。

未来若希望在光通信、半导体、人工智能光电融合等领域发展,或继续攻读光学工程、光电信息等研究生方向,本专业能为你提供良好的基础。

2.专业特点

本学科为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专业拥有一批具有博士学位及海外经历的优秀教师,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1人,外聘企业及高校兼职教师6人,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本专业现有储能与动力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光电子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量子信息与精密光学十堰市重点实验、先进功能材料与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各类科研教学平台。

目前,学科聚焦光电与信息、光电与能源、光电与(大)车辆、光电与文化四大领域,以“面向光电子、融合大车辆、传承地方文化”为建设目标,围绕信息光电子学、能源光电子学、激光与增材制造、光电精密测量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全息技术与武当文化等6个方向,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研究,形成了服务光电-汽车产业及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的政产学合作研究及协同育人的学科特色。

专业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9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项目15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部分成果见刊于Nature、Phys. Rev.系列等国际著名期刊。优秀的师资、丰富的实培资源、稳定的校企联培基地、强大的科研平台等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专业学子连续多年在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中斩获国家一等奖等优异成绩,深受行业内用人单位欢迎与青睐。

3.专业方向

专业代码:080705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光电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线性系统、汽车电子综合设计基础、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电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光学、光学设计与CAD仿真、Python语言编程、光电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算法与应用、机器学习及应用等。

特色课程有光电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算法与应用、机器学习及应用、计算机视觉算法课程设计等。

实践课程主要有光学实验、光电技术实验、光纤技术实验、激光原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光电综合课程设计、计算机视觉算法课程设计等。

在校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可以在学生创新工作室进行实践,参加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丰富的二课活动也为在校生提供了多彩的课余生活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二、师资篇

1.师资简介:

本专业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11人,博士人数占专任教师80 %。

2.骨干教师:

 

罗时军:男,二级教授,1963年生,湖北仙桃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台湾大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省光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磁性材料等相关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在Carbon, Phys. Rev. B, J. Chem. Phys., J. Phys.Chem.系列,J. Magn. Magn. Mater.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30余篇,相关成果先后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奖等荣誉。主讲《固体物理》、《普通物理学》等课程,参与编撰《普通物理学》、《大学物理实验》等教材多部。

(专业负责人)

   王晴岚:女,教授,1984年生,浙江海盐人,硕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德国莱布尼兹大学、马普所博士后,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湖北省光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光学精密测量、激光干涉仪微小测距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2项,科研成果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主讲《光电技术》等课程,获批《光电技术》省级线下一流课程。

贺志:男,教授,1981年生,湖南湘乡人,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项目(第三层次)。研究方向为基于波导和自旋系统的量子电池充电性能、开放量子系统中非马尔科夫动力学及调控等。目前在 Physical Review A、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等知名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主持完成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完成 5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曾维友:男,副教授,1975年生,四川成都人,硕士生导师,光电子系主任。主要从事机器视觉、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省级、企业横向多个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Optics Communications、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物理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讲《光学设计与CAD仿真》、《光电子学》等课程,指导学生在物理实验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等中多次获奖。

靳龙:男,副教授,1989年生,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激光光学传输与传感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tics、Results in Physics、激光技术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曾获湖北省信息学会一等奖,十堰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各2项。主持1项湖北省科技厅省部级项目,2项湖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1项湖北省实验学会教研项目、4项校级教改项目,为以后专业方向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杨伯平:男,副教授,1985年生,东南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量子点及其光电器件。主持完成江苏省高校自科面上项目2项,校企合作项目4项,参与973子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多项。在Adv. Funct. Mater., ACS Nano,EcoMat, ACS Appl.Mater. Interfaces, Solar RRL, Energy Technol., Nanoscale Adv., J. Phys. Chem. C等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获盐城市自然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担任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期刊eScience青年编委(首个IF预计40+)、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Materials的Review Editor和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获得“威立中国开放科学年度作者”(单篇文章年度下载量2824次,中国作者前十)。长期和香港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中山大学、青岛大学等境内外知名科研机构的多位专家开展研究合作。

三.学生篇

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IT行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企业、新能源企业、制造业等。

代表企业包括: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安扬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单位

股票代码


单位

股票代码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300025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6882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002594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02018.HK

江苏亨通光导新材料有限公司

600487


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300102

佛山市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000541


江阴海润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600401

山西金岩集团

872844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00732.HK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601006


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

60006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601138


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6176.TW

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上达电子(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836298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600795


深圳市智信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601728


北京皓客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600006


武汉华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000988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00788.HK


深圳珈伟光伏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3003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000050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00175.HK

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000988


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

优秀学生代表

四、活动篇

1.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2. 丰富的实践竞赛活动

3. 科研项目训练

4.实验实训设备

 

5.竞赛、荣誉(部分)

 



  6.多彩的学生活动

 

、释疑篇

1.家长关注问题的答复

(1)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及方向如何?

答:学生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后可到与光电信息、工业制造业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或行政部门从事研究、教育、生产、开发、技术支持、销售、管理等工作。鉴于本校自身的优势,学生也可进入汽车行业进行相关工作。同时我们也推荐学生继续深造,攻读光学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或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2)本专业毕业生继续深造的途径有哪些?

答:本校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欢迎学生继续深造;也可以通过全国统考录取到985、211高校继续深造,同时也可以到国外高校继续深造。

(3)本专业毕业生的薪酬如何?

答:光电信息专业主要面向光学、电子学、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等主流行业或支柱产业,本科生薪酬在第三方评估报告中常年位居理工科专业的前茅。

2.选择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由

(1)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与光学工程、光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汽车光电等有关的设计、开发、研究、生产、销售、管理等工作。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就业前景广阔(详见第三篇近五年就业情况)。

(2)深造机会:本专业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在本校常年位于前三名,每年有不低于20%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部分学生进入中科院、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3)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本专业非常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以及教师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联系我们

1.招生联络员

李老师:13635718702

王老师:13593760850

2.专业咨询QQ群

光电专业-汽院2025招生群(479162347)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车城西路167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第一教学楼

邮编:442002    电话:0719-8512707     Email:huatlxy@163.com

网站管理员电话:0719-8512707    Eamil:20060025@huat.edu.cn

访问量: